深挖“天理”|镜子之国提瓦特考据

深挖“天理”|镜子之国提瓦特考据
weh12一、镜子之国的爱丽丝
《镜之国的爱丽丝》这本书,描述的是主人公爱丽丝进入了镜中的世界,在众多场所中巡回的故事。在镜中的世界里,文字这样的东西会呈上下左右翻转的模样,我在考据的过程中发现,原神的创作或许也受到了这部作品的影响,这些根据将在下面揭晓,根据共有9个:
根据1
首先,在《镜之国的爱丽丝》里的登场人物会遵从国际象棋的规则而行动,这是因为国际象棋中,黑棋和白棋一定会是成对的特点,和实物与镜中物成对的特点相对应,原神PV冬夜愚戏中也有国际象棋出现,而倒下的黑棋是象征着【女士】和【兵】的棋,七执政的神之心也同样有着棋子的形状显示在棋盘上,就像《镜之国的爱丽丝》的规则一样,被裁定好了行动方向,原神中的登场人物,也被命座裁定了命运和行动。
根据2
在原神世界中,是不存在我们平常会使用的、可以映射出完全的自己的镜子(也可能是真实镜面对游戏来说是非常高的负载),《镜之国的爱丽丝》中主人公爱丽丝装作看不见自己印在镜中的模样,在原神的世界中也可以说是这样,原神中的镜面里人们无法认出镜中的自己,包括魔神任务卡利贝尔的镜子,枫丹也存在好几个名叫迷镜的镜子,也是无法显示完全的自己,而且想到镜子就会有服装店吧,而千织屋这样广受好评的服装店竟然没有发现一面镜子,这次的挪德卡莱支线任务中也存在镜子,但也无法显示自己,只能显示物体。
根据3
在原神世界中所使用的提瓦特文字,与26个英文字母呈现出上下左右翻转的外形所对应,
温迪石像下的提瓦特古文字“THE GATEWAY OF CELESTIA(通往天空岛的道路)”并不是从左侧阅读,而是从右到左的顺序读,这应该也是故意为之。
根据4
纪行中的【珍珠之歌】,我仔细去阅读时,注意到一件事,现在我重新读一遍:
【曾经,天上有个荣光的王国,那国王派遣第一位王储去黑暗之国寻找创世的珍珠。
于是,第一位王储走上了珍珠的追寻之路。但她却被欺骗,忘记了自己的高贵,以为自己是黑暗之国的王。
但是不必担心,第二位王储已经上路。
这是你长路的纪行,这是你们的珍珠之歌。】
在这个故事里,曾经作为荣光的王国的王位第一顺位的继承者和王位第二顺位的继承者分别踏上了旅途,这两人踏上旅途的场景是这样的,
看山的那一侧,是明显的左右翻转,也就是说这两个人,是从两个似是而非的世界开始旅程的,而这两个人可以单纯的理解成主角双子二人,这是因为温迪最后是这样说的:“这是你漫长旅程的纪行,是你们的珍珠之歌”。
根据5
爱丽丝梦游仙境症,又称“视微症”,属于一种罕见眼疾,是神经学上的一种高度迷惑性现象,以致影响到人类的视觉感知。 其症候表现为:长时间观察一种事物,会突然像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周围的事物忽然变大,或者忽然变小。 病人有时候眼前会出现马赛克的视觉效果,有的患者则会出现时空扭曲感。
原神世界中的距离感不是有点奇怪吗,原神中的地区之间的距离是经过缩小后的比例尺,提瓦特的地区之间的距离被限制在一个天空盒子里也就是虚假之天之中,原神宇宙的世界是能被创造的,比如魔女M的童话国和魔女O的千星奇域等,提瓦特是一颗星球,但原始距离非常之短,时空存在不稳定性。
根据6
双子最初到达的地方并不是蒙德,第一次到提瓦特是坐飞船迫降在挪德卡莱地区,在魔神任务中散兵也这样说过:
而且是说【天空】回应了召唤,她才降临到此世,这里是反主,我们再讲讲正主,假如,在正主收集完七元素之后就能变回原先那样的纯白的发光的状态,在《镜之国的爱丽丝》的故事中,爱丽丝从最初的【兵棋】变为了白色的【王后】,在国际象棋的规则中【王后】可以移动到任意格子内,是最自由最强的棋子,而发展到最后正主就是那个白之【王后】,这里不分男女。
根据7
从原神菜单中打开的时钟,不是很奇怪吗,如果按照时钟一样的24小时顺序,1点2点3点开始排列的话,正午12点应该在正下方,而凌晨0点应该在正上方才对,这样看来左右也应该是相反的吧,这里从举一个例子,提瓦特的早晨8点的显示位置与现实的时钟完全不同,就可以得知提瓦特的时间与我们平常的时间不同,而且过得非常快,提瓦特时间的流逝速度大约为现实时间中时间流逝速度的60倍,当然,时间的概念我们不应该细纠,毕竟是为了照顾游戏里的正常体验,但这个时钟就显得很奇怪,它还是对我们来说是相反的,就像镜子一样。
根据8
《镜之国的爱丽丝》中有狮子与独角兽,在原神世界中,这两个动物似乎也有指代,在武器辰砂之纺锤的文本故事里,将恶龙杜林描述为长了一只角的白马,或许这就是指代独角兽,而狮子则指的是同样的黄金造物巨兽厄里那斯,虽然没有找到直接表现的地方,但厄里那斯的头盖骨和狮子的头盖骨有些类似,
根据9
存在着似是而非的两个世界,在秘境遗迹里,存在着这样一幅壁画,
这幅壁画存在着上下翻转也一样的特性,这幅壁画是参考了旧约圣书中登场的赛菲洛特之树,也就是卡巴拉生命之树,这部分也与原神的世界观相契合。枫丹雷内的法阵,悖理中的炼金法阵都参考了它。
二、白与黑与红
在国际象棋中,白棋与黑棋一定是成对的,在冬夜愚戏中,棋子也是以黑白来区分,
棋子一般都是白与黑,包括红色也是经常被使用的颜色,《镜之国的爱丽丝》中,
代表黑棋的是红色的棋子,红色与黑色的棋子都是与白色棋子所对应的棋子,如果故事的内容有特地参照这部作品的话,可以说白色与黑色的对比,是原神故事中的关键要素,主人公空的服饰是以黑色为主基调,荧的服饰则是白色为主基调的,
一直跟随正主的派蒙是白色主色调,而之前跟随反主的戴因是以黑色为主色的,而整个提瓦特似乎都遵循这样的逻辑,提瓦特的真实框架,或许是这样的,
这里底部虽然写着地下世界,但我觉得这里并非是地下世界,这个星球中存在两个相似的世界,我们正在冒险的这个提瓦特,是昼之国,也就是光之国,白之国,另一个世界则是夜之国,或者叫暗之国黑之国,这里的夜之国是在原神书籍《白之公主与六侏儒》中所提及的国度,而在这之中的深渊隔绝了这两个国度,也许提瓦特之前是不存在两个世界的,是葬火之战尼伯龙根把深渊带了进来,而在双界之炎武器故事中提及贯连两界的赤月,赤色是中立的,与对应了红与黑与白,而坎瑞亚最初的国度也是赤月王朝。而在渊下宫的一些书籍中也多次强调黑与白。
三、白之公主与六侏儒
《白之公主与六侏儒》,这是在丽莎的传说任务中,深渊教团企图偷取的重要书籍,深渊法师这样说道:”没想到蒙德居然也有人参透书中的秘密”,从这样的台词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的内容很可能涉及到原神故事的根基,这本书一共有七卷,而我们能读的只是前文的第一卷,大家很容易想到六侏儒指得是五大罪人和戴因,至今为止几乎不存在能够准确对上6这个数字的内容,侏儒的描述也没有特指或者暗示,但如果对象是五大罪人和戴因的话也很合理,首先,坎瑞亚的故事应该参考了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这一作品,这部作品中,世界被分为神居住的天上世界和地上的人类世界,以及尼伯龙根所居住的地下尼弗尔海姆,这三层地区,支配地下的尼伯龙根族的便是亚尔伯里奇,在原神中,前代坎瑞亚国王伊尔明失能之时,上任摄政的亚尔伯里奇一族于此介入,在那时实质上握有了王权,顺带一提,《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亚尔伯里奇是使用了【莱茵的黄金】所铸成指环的力量,从而支配了地下的尼伯龙根族,这可能也是莱茵多特的原型,巧合的是,在《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地下的尼伯龙根族都是侏儒,而戴因在北欧神话里也是一位侏儒,而从挪德卡莱的任务中我们知道五罪人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利用的,有合作也有背叛,回到刚才的话题,在白夜国馆藏记事中写到,
天理唯一禁止之事,就是输给诱惑,五罪人最终输给了诱惑,瓜分反主的深渊力量,但也并非被蛊惑,他们有着自己的阴谋,
在这之中,天理或者说法涅斯并非为恶,只向惟一输给深渊诱惑的人们落下天钉与惩罚,现在的天理或许是AI,它守护了规则,而打破规则也许只是主角团们的重要一步,只有打破规则才能塑造规则,所以说天理的四影有维护规则的,也有暗中计划的人,在提瓦特世界中深渊正在暗自渗透两个世界,最终我们要对抗的是漆黑命运,并非天理,在书籍馆藏中的夜母很可能说的是坎瑞亚黑王或者尼伯龙根,但也可能是指深渊的漆黑命运的化身,根据上一个猜测我们知道提瓦特分别有着两个相似的世界,用国际象棋来说的话,白棋的敌人并非同样是白棋的天理,而是黑棋=黑王或者漆黑命运的代言人,
在足迹PV中,旅途的终点,戴因对我们说:”但你仍未越过最后的门扉”,这个门扉可能并非原神登录的门扉,而是跨越两个世界的门扉,在月谕圣牌中,双子们在天理的规则下,一颗星升临高天,一颗星坠入深谷,一个登上天空岛成神,一个成为深渊的代言人,现在的虚假之天只是命之座的屏障,天理将星空之外深渊诱惑封堵了起来。
我们现在回忆一下珍珠之歌中,创世的珍珠一开始是白色的,然而之后黑蛇出现,它被染成了黑色,
原神中曾数次将月亮比喻成珍珠,五大罪人中的猎月人雷利尔,从白之国中夺走了月亮,因此夜之国中,只有月光森林是唯一被月光照耀的国度,这里的月光森林可能代指坎瑞亚,而夜母讨厌月光,所以月光森林摆脱了她的统治,
而珍珠之歌的完整童话故事可能是这样的:曾经存在于天上的荣光的王国,想要夺回珍珠从而回应了召唤,将作为反主的白之公主派遣往月光森林,也就是坎瑞亚,然而六侏儒“险恶的计谋”以及夜母的污染,月亮失去了它的光辉,成为了黑日,白之公主被黑王(夜母)所骗,忘记了自己的高贵,以及以为自己是暗之王国的王女,高贵和崇高这样的词汇一般都是指降临者的意思,不再高贵可能是指反主失去降临者资格,反主因为坎瑞亚的某种仪式变得不再是降临者,有人为了某种理由而刻意掩盖了反主的命运,可能是四影中的一位,也可能是深渊的代言人。
四、双子的旅程分析
五、漆黑命运以及光界力与深渊
所谓命运,就是在这个漆黑的宇宙中注定发生的事,就如接下来我要重点讲述的—太阳的诞生,那一片漆黑的宇宙之中最初的光,同时也是希望的诞生,借由纳塔夜神所说的话:“星海幽暗,孤寂无垠,直到有人点亮了自我,宇宙才拥有最初的光(太阳)”,而这也正是月谕圣牌 · 十九 · 太阳牌所讲述的,并不是指某一个特定的恒星,而是遍身羽翼、最初、最明亮的光,宇宙间无数恒星共同的叙事,精神世界中灵魂升华的方向,以及受暮光热之恩泽在世间生长的一切、一切理想。
也就是说,宇宙间的无数恒星其实都是被一个人点燃的,从此之后,宇宙中的光与暗就不断纠缠,而原神降临之翼中写到:“永无边际的黑暗与吞没宇宙的光芒”,这种光暗之间的斗争在提瓦特之内和之外的所有宇宙之中,但这对立的光暗其实有着更深的联系—天地原如鸡卵,龙蛇本就一体,而提瓦特的龙与蛇分别代表了什么呢?龙是仰望太阳而诞生的天光之种,蛇是自深渊盘旋而上的漆黑虚无,龙蛇一体其实展现的是宇宙的本质,辰砂之纺锤武器故事中提及:“宇宙源于一物,是故一物之思索可化万物”,这让我想到了纳塔的计算素概念,燃素作为光界的原始元素力,本质上是一种可以记录信息的原子,可以模拟任何事物的基质,而这种能力无论是深渊还是其他的元素力都同样具备其特性,光与暗就像是正反物质一样,当年霜月之子的祖先在亥珀波瑞亚被灭之后,甚至想过用深渊力量来强行来驱动“亚原子质能衍构核心”,我认为,无论是明光还是深渊,都是同一种记录信息的原子,只不过上面记录的信息或者说意志并不相同,这让它们形成了相反的物质的性质,而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别就像是碳与金刚石,所以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炼金术进行转换,而从另外一些例子来看,光界力或许本身就是虚界力的一种衍生,我们来看月谕圣牌 · 一 · 魔法师牌所记录的:“意志如甘美的茶水般流涌,现实因兴致与闲暇而被塑造。杯盏、羽毛笔、餐刀与装着甜点的圆盘,小小的秘仪,调和的四质,令人怀念的,午后的喧闹。万物皆备于我,但归根结底,那一个顷刻的欢笑与「魔法」,也不过是无尽空无中凝聚而成的一点光。”,旅行者双子为什么可以肆意吞噬和吸收深渊力量呢?就是因为拥有匹敌世界的意志,而光就是由意志凝聚而成的,黑土中诞生白垩,这是莱茵多特离开之前的留给阿贝多的谜题,而完全领悟了其中道理的阿贝多,将代表深渊力量的腐殖之龙杜林,擢升为了代表光的力量的神圣骨血,再结合之前计算素的理论,宇宙最初的光应该就是在深渊之上用意志改写了上面的信息而创造出来的,而有了光,才有了万物和生命,才有了人界,这其实也是信仰的原理,在纳塔的远古圣山之中,我们还能找到一条文案:“信息就是能量,能量就是信息”,除去那些用自身意志匹敌世界的存在,余下众生的灵魂与记忆还有信仰汇聚起来也是不可小觑的意志,意志能产生最多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改写计算素这种原子产生的新能量,而充沛的能量又可以凝聚成物质,这些就是世界的基石(原石),虚无是深渊的代名词,而意志则是存在的代名词,这样就能联系上另外一个概念—原初,一个守护世界、维系世界、毁灭世界或者创造世界的强大意志,除去尼伯龙根这位提瓦特本来的原初,另外一位就是被称作原初之人的法涅斯,也是第一降临者天理,月谕圣牌 · 二十一 · 世界牌中不仅讲述了天理是如何凭借自己的记忆改造了世界,还预言了未来世界将会在双子的记忆之中重新安定,我们讲回太阳牌,太阳代表的还有精神与灵魂升华的方向,而这一点很早就在须弥花灵书任务的甘露花海地区就提及了,因为那道灵光指引的就是向上的道路,居住在那里的矫论团很早就在光与暗的纠缠之中领悟到了争斗的本质,无论是灵光还是深渊,其实都是宇宙之中伟大之物的投影,早在天理到来到提瓦特之前,在最初的外来旅人的口中,尼伯龙根就已经知晓了黑暗吞噬了无数恒星与星系,这也与《小魔女与不熄灭的火》里面提到的信息一致,整个宇宙刚过巅峰,而现在急转直下,黑暗从所有方向包围进攻世界,所有被称作太阳的星星,一颗一颗熄灭,这或许表示的就是光界力已经在与深渊的斗争之中沦为彻底的下风,而依靠恒星的光芒建立起的文明自然也随之覆灭,最初的天理应该就是这样的一个逃难者,曾经的联动翅膀的故事之中介绍过一位故乡被毁灭的AI生命,世界牌之中又说天理是依靠记忆重塑了世界,我猜测天理之下的AI系统或许是为了孕育一种新的人界力量,因为深渊孕育了原初之人,他点燃了自己,为宇宙带来了太阳的光芒,在恒星的照耀之下,生命也开始萌芽,智慧生命的意志又重新孕育人界的力量,新生、毁灭、毁灭后再度新生,或许这就是双子在远渡重天的旅途中,黑暗被短暂驱散,复又吞没明光的真相,所谓愚者,就是指代的双子,他们在天理的规则下,一颗星升临高天,一颗星坠入深谷,万物肇始之刻的空无,万物沦没后新诞的荧火,总有一天两颗星会交汇在一起,从而对抗漆黑命运。
六、法涅斯创世以及第三降临者
《原神》的官方曾经在日本的《PASH!》杂志上承认了这个游戏是以诺斯替主义(Gnosticism)为核心,这是我们理解《原神》世界观的基础。 诺斯替主义也叫灵知主义,这源于它的基本概念之一——灵知(gnosis),这是一种隐秘的、关乎拯救的智慧。 在“冬夜愚戏”里,愚人众的执行官“博士”就用“神之灵知”称呼“神之心”。 而在英文中,神之心的英文就是“Gnosis”。
原初的那一位,或许是法涅斯。它生着羽翼,头戴王冠,从蛋中出生,难以分辨雌雄。但是世界如果要被创造,蛋壳必须被打破。法涅斯——原初的那一位——却用蛋壳隔绝了「宇宙」和「世界的缩影」。”
——《日月前事》
“法涅斯”一名来自于古希腊的俄耳甫斯教。他是最初的神,具有双重性别,因为他独自创造了神的种族。在雕像里,法涅斯是一个年轻的神,同时有男性的生殖器和女性的双乳,站在裂成两半的蛋中间,四周燃烧着火。一只蛇环绕着他的身体,蛇头伸出在他的头上。
可以说,《原神》的创世神话几乎是照搬了俄耳甫斯教的神话故事。但至于为什么制作组选择了这个神话,我想是因为它有一些诺斯替主义的色彩。法涅斯从蛋中生出,也就撕裂了原有世界的黑暗状态(类似于盘古开天辟地),而诺斯替主义中也有隐形的神性世界和突显的物质世界分开的过程。
俄耳甫斯教是在公元前8一7世纪的古希腊的以俄耳甫斯命名的秘传宗教派别。他们最独特的一点是相信灵魂轮回,认为按照人在世上的生活方式,灵魂可以得到永恒的福祉或遭受永恒的痛苦。现世生活就是痛苦与无聊,人被束缚在永无休止的生死循环的轮子上;他们的目的是要达到“纯洁”,认为人部分属于天,部分属于地,真正的生活是属于天的,生活越“纯洁”,属于天的部分就增多,属于地的部分就减少,最后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这和诺斯替主义是不谋而合的。
【终北祷歌集其十六:冬日的陌客·萨勒莱宁】第三降临者的陨落
哦!别让你所受的死亡痛苦进入我的身体,霜与冬日的伴侣,
你这愉快善心的美男子,生养在高贵的家,温柔英武的儿子。
你乘着星间的骏马,跨过希汐的荒岛和阴暗多雾的波赫尤拉,
你要去向帕盖苏戈的女儿求婚,你要拜访那无双的美人的家。
年老的帕盖苏戈,那受造于我等祖先的仆从,就要这样回答,
只要你替他打开波赫尤拉的大门,他便让那年轻的新娘出嫁。
你这愉快善心的美男子,你知晓那恶毒的狡谋,却甘愿出发,
如其不然,年老的帕盖苏戈,便要让他易骗的女儿代为受罚。
七重灾厄的主人将你砍成了七段,就在阴暗多雾的波赫尤拉,
帕盖苏戈的女儿呀,那年轻纯净的姑娘,从此再也不会出嫁。
我呼唤你那不可言的名字,疗治世间苦痛与不幸的迷途英雄,
愿你的慈惠平息寒夜中的狂风,也温暖这冻土上蜷缩的雏鸟。























